每個人都經歷過各種疼痛的煎熬,但未必知道痛感是一種由身體自然產生的防衛機制,提示我們遠離危險。痛感除了因傷患引起,亦是很多疾病中常見的病徵,如盲腸炎的痛楚後期多集中在右下腹,疼痛的感覺能引起我們的注意,有助發現身體潛在的問題及早治療。其後隨著醫學發展,發現原來疼痛自身亦可以是一種慢性疾病。舉例說,曾骨折的地方已經癒合,但身體誤將不同的刺激轉變成痛楚訊號,使患者持續感受到痛楚,並影響生活作息和情緒。
以時間分類,痛症可分為急性和慢性。急性痛症持續時間一般較短,可能持續數星期甚至數月不等,而慢性痛症一般被界定為三個月或以上的間歇或持續痛楚。處理急性痛症的焦點主要放在痛楚的根本成因,痛感一般在患處復原後隨之消退。然而,慢性痛症除了要處理持續的痛楚,患者亦需應對由長期痛症引致的生理、心理和社交問題。
痛症除了分急性及慢性,痛又可分三類:第一類是神經痛,是由於神經系統受損或病變而造成的長期痛楚,如生蛇後神經組織受損引致的疼痛;第二類是感官痛,是身體器官或組織因受損或發炎引致的痛楚,亦可理解為皮肉之痛;第三類是器官痛,是無法明確指出位置的內臟式疼痛。現時,針對神經痛和感官痛都有不同的治療方案。治療神經痛的目的,除了要處理根本成因外,主要是減低神經系統的敏感度,如利用口服藥及脈衝射頻。有需要時,甚至會使用脊椎神經刺激器去抑制由患處傳送至腦部的疼痛訊號,從而減輕痛楚。另一方面,治療感官痛主要是針對痛的成因進行治療,如骨骼或關節發炎,有需要時或會採用再生療法去處理受損組織。
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治療(PRP)是其中一種較常用、較安全的再生療法,從患者身上抽取出血小板,再注射到疼痛勞損的部位,促進組織生長。血小板除了止血外,亦會釋放生長因子,促進組織癒合,達到修復患處和抗發炎的功效,以解決疼痛問題。處理慢性疼痛的方法還有很多,若現時的治療效果未如理想,患者亦可考慮進行神經消融術,以減輕患處痛楚。
長期痛症可能持續存在,對患者的情緒和生活質素造成嚴重影響。如長期痛症找不到原因,或對一般治療,如藥物﹑物理治療等沒有反應,患者可考慮到疼痛醫學專科求診,找出痛楚原因及訂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疼痛醫學專科李旭明醫生
HKET 連結